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资讯 校园资讯
厚植教学功底 锻造匠心课堂——普陀区业余大学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老年教育课程)展示
发布时间:2025-05-16    发布人: 发展研究部     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终身教育理念,加快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普陀区业余大学于5月12-14日精心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老年教育课程)系列展示活动。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推动老年教育课程教学创新,5月15日召开了教学展示交流会,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方法研讨的交流平台。

此次活动汇聚了七位青年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课程,涵盖了文化历史、艺术技能、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对老年教育的热忱。韩琳老师的《河北博物院镇馆之宝》以透雕龙凤纹铜铺首与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工艺特点与文化内涵。陆鸣鸣老师的《豆包的基础操作与生活应用》针对中老年学员对智能设备的使用需求,详细讲解了AI软件“豆包”的下载、注册、语音交互及常用功能操作。刘茜老师的《轻松玩转短视频》聚焦关键帧的综合应用,通过操作演示和自主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掌握了关键帧的概念及其在视频剪辑中的应用,以及“希区柯克变焦”镜头的剪辑方法。吕品一老师的《旅游法语》将语言学习与旅游文化相结合,通过AI赋能教学,让学员在学习旅游场景中基础口语短句的同时,了解普罗旺斯地区知名景点及其文化历史背景。张静老师的《荆楚风华—湖北文旅赏析》带领学员领略了湖北核心景点的文化特色,并指导学员运用AI整理旅行照片、规划个性化旅行路线。王嘉卉老师的《双晃手组合—杏花微雨》通过分解教学、重复练习和情感引导,让学员在感受江南水乡美学特质的同时,掌握了舞蹈动作的规范与技巧,提升了舞蹈表现力和艺术修养。邾蕙老师的《打音、叠音、颤音练习与〈驼铃〉练习曲教学》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让学员深入理解并掌握竹笛演奏中的打音、叠音、颤音技巧,提升了音乐表现力和审美情趣。

听课专家纷纷表示,此次教学展示活动成果显著,整体呈现出较高的教学水平与丰富的课程内容。青年教师的表现值得肯定,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紧扣老年学员特点与需求,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环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效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与参与度,使老年学员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在青年教师教学(老年教育课程)展示交流会上,每位青年教师都做了完整的教学反思。党总支书记张喆分享了优秀的教案设计要点,强调要思政融合,融入到老年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技术赋能,以数字技术拓展教学空间,为学员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徐文清指出,要夯实基本功,筑牢教育根基,为老年学生呈现高质量的教学内容;要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彰显教育个性,树立青年教师在教育领域的鲜明标识;要持续改进和提升,追求教育卓越,使自己的教学始终充满活力和创新性。副校长顾明辉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处理、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时间把控等关键教学环节做出了细致的指导,为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有力的支持。

此次教学展示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也为老年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一堂堂匠心独运的课程,让老年学员们在学习中收获知识、提升技能、感受快乐,充分体现了学校在老年教育领域的用心与努力。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为老年学员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教育服务,助力老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