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终身教育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锻造适应未来教育需求的师资队伍,由普陀区业余大学、普陀区社区学院举办的“数智强能:‘DeepSeek+’教育融合创新”专题系列培训于近日正式启幕。来自普陀区业余大学、社区学院和十所街道镇社区学校的120余名终身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启智慧教育进阶之旅。
开班仪式由校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张凤芳主持。她强调,普陀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上海市2025年教育大会“办好终身教育,用好新兴技术”的要求,学校始终把高素质专业化终身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支撑,将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作为关键突破口。通过“数智强能”系列培训,旨在构建“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四位一体的智慧教育体系,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首场培训特邀央视《法律讲堂》主讲嘉宾、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伊晓婷作《AI时代教师核心竞争力的转型》专题报告。伊教授以“AI+法律实务文书训练”为切口,通过鲜活案例剖析AI工具的应用场景与效能边界。她指出,在人工智能深度渗透的当下,教师需兼具“技术驾驭力”与“人文创造力”:一方面善用AI提升效率,释放教学创造力;另一方面强化法治思维培育,引导学习者在智能时代树立规则意识。这种“技术赋能+价值引领”的复合型能力,将成为未来教师脱颖而出的核心密码。
本次培训不仅帮助教师提升了AI工具的应用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将新理念、新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的创新动力。通过院校合作的方式,将带动更多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实践,有效促进AI技术在课堂教学、教育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深度应用,最终实现提升教学效率、优化学习体验、推动教育创新的多重目标。
当技术革命与教育使命相遇,普陀区终身教育教师正以“数智强能”行动书写新的答卷。这场培训不仅是教师能力升级的起点,更是区域终身教育生态重塑的序章。未来,随着智慧教育星火点亮更多角落,全民终身学习将从愿景走向现实,为普陀学习型城区建设注入持久的人文活力与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