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强化数字化深度应用,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创新发展,以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成人高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12月24日,上海市普陀区业余大学举行主题为“数智赋能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四十届教学与科研年会,邀请市、区终身教育领域专家作为嘉宾出席年会,全体教师参会。年会由副校长周雪梅主持。
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徐文清结合《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的论述,充分肯定学校四十载教学与科研年会的新高度。年会已成为展示教学与科研思想火花、彰显育人经验和智慧的重要窗口,成为助推学校提质创优转型蝶变、办好服务普陀全民终身学习特色新型高校的关键动能。他强调,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师生关系已从传统的二元转向三元关系,我们要努力超越课本局限、人的局限、机器局限,积极创生智能技术支持的新型教学模式,努力做铸魂育人的“引路人”、立德树人的“大先生”,不断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普陀区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冯琳高度赞扬了学校坚持四十年的教学与科研年会制度对教师专业成长、学校高质量发展,以及区域终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推动作用。
主旨报告环节,上海开放大学航空运输学院宋亦芳教授以“数字场景建设视域下终身学习方式变革”为题,从数字场景概述、学习原理分析、学习方式探索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交流环节,学校教师代表余江涛、张静、白淑佳、计莹斐作展示汇报,探究了生成式大模型的老年教育数字素养课程建构、人工智能在成人高校教师备课中的应用、数字化转型助力老年游学的实践与发展,以及国内社区教育数字化研究的热点主题与未来展望。
微论坛环节,钱晶、王清科、席亮、凌云、汪晓雪五位教师围绕“GenAI下成人教育‘教’与‘学’的变革”展开了精彩的交流研讨。
专家点评环节,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国卉男认为,本届年会选题恰当,研究内容和方法规范,并从研究的科学性、研究的广度和高度提出了建议。
上海老年大学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彭海虹从主题、内容和实践导向的角度高度肯定了本届年会的质量,并提出未来要深化问题分析、增强数据支撑和实证研究、拓展国际视野和比较研究等指导意见。
年会上,校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张凤芳,副校长顾明辉为在各级各类科研、非学历教学竞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等活动中获奖的教师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实施上海市、普陀区“十四五”教育规划攻坚之年,更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之年。全校教师将以本届年会为契机,积极融入学校数智化改革和实践的浪潮中,不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终身教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