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生活 文明在线
家校社协同 共育时代新人——普陀区家庭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暨专题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23-05-17    发布人: 非学历教育部     阅读:


1.jpg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其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当天,以“家校社协同,共育时代新人”为主题的2023年上海市普陀区家庭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暨专题论坛在普陀区业余大学举行,旨在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着力构建普陀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上海家长学校校长王伯军,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胡俊,普陀区妇联主席陈静,副主席侯冬梅,区教育局副局长包玉全,上海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刘海峰,区业余大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徐文清等领导出席,上海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部、市各区家长学校、区教育局和区妇联相关负责人及区中小学领导等一百多人参加活动。

2.jpg

胡俊致辞。她首先对前来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她说,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更加和谐的成长空间和环境,已成为我们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她表示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她希望:一是各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协同教育理念为价值引领、以学校家庭社会资源整合为抓手,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二是普陀分校要坚持高质量协同育人。以家长需求为中心,帮助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生命教育”“亲子关系”,努力打造具有普陀特色的家庭教育品牌;三是全系统上下要汇聚众智形成合力。积极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与知识,营造全社会支持、重视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区教育局也将协同区文明办、区妇联推出一系列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为推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贡献力量;并预祝本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3.jpg

王伯军表示三点体会:一是今天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普陀精神,即“人靠谱、事办妥”;二是普陀家庭教育协同育人联盟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共育;三是专家论坛让我们知道如何去更好地做好家庭教育。围绕上海家长学校工作,他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学思想。这个思想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家庭教育,是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二是强协同。今天活动主题是家校社协同育人,其中包含三大教育,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品德教育,是如何成人的教育、成就人格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以学知识为主,成为专业人才,所以是成才的教育;社会教育的核心是成功,在不同领域都可以成就功业;协同就是要通过家校社协同,帮助孩子成人、成才、成功;三是明主责。明主责就是必须明确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家长,其他人是不能替代的;四是重实践。实践很重要,任何理论最后一定要走向实践。走向实践最核心的就是问题导向,面对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4.jpg

活动在普陀区长征中心小学的情景舞蹈《共育七彩童年》中拉开帷幕。

5.jpg

与会领导共同启动普陀区家庭教育宣传周。本次宣传周紧扣“协同育人”主题,将家庭、学校、社会链接起来,形成环环相扣、融通一体的教育格局,实施“1+3+N”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1”即组建一个家庭教育协同育人联盟,“3”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构成育人系统,“N”代表若干个家庭教育社会资源,通过各方群策群力,推进家庭教育宣传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6.jpg

活动中,普陀区家庭教育协同育人联盟成立,这一联盟由上海家长学校普陀分校、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普陀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上海市普陀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上海市普陀区妇女儿童活动指导中心、上海校园绿叶运动大联盟6家单位组成,通过家校社“三方协同”,高质量打造普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7.jpg

8.jpg

现场还进行了首批10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践基地”授牌。依托基地建设这一抓手,上海极辰星儿童发展中心、上海市普陀区妇女儿童活动指导中心、上海市普陀区真如文英中心小学、上海市铜川学校、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上海市曹杨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上海市儿童医院、波克公益基金会等10家基地,将通过创新协同机制、挖掘教育资源、打造优质课程、培育师资力量、孵化特色品牌,拓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空间、内容和方式,营造百花齐放的家庭教育工作局面。

9.jpg

播放专题片《聚沙成塔 微光成炬》

“协同育人”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主旋律,专题片《聚沙成塔 微光成炬》回顾了上海家长学校普陀分校2022年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成效,普陀分校坚持“五动”模式,探索形成了“组织架构推动、机制保障促动、专业指导带动、课程资源牵动、载体平台鼓动”的家庭教育工作局面。

10.jpg

本届家庭教育宣传周将在普陀分校与各基地开展“靠谱共育·协同育人”系列主题特色专场活动,包括《智慧父母成长课堂》线下活动、“高举队旗跟党走,做‘四个自信’好少年”主题活动、成才教育公益讲座、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绿色双碳亲子活动、科学育儿公益活动、大漆团扇亲子体验等,各基地将结合领域特长,先行先试,形成对家庭教育资源的有益扩充。

11.jpg

在新的教育要求下,如何畅通跨组织合作渠道,推进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如何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共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专题论坛聚焦话题《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未来》展开,全国知名社会学专家、上海大学教授胡申生、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校长、教育管理专业正高级教师席璐以及市党代表、普陀区人大代表、家长代表夏时勇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进行交流,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感受,共同探讨如何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与未来。